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庆专栏 · 院友天地 · 我和自动... · 正文

我和自动化学院的故事

我和我的导师——保然

2014-10-24  

2013级研究生 保然

春风化雨,循循善诱

作为一名研究生新生,我和我的导师杨波副教授,虽然只有一年不到的相处时间,但是杨老师教诲与帮助,早已在两年前开始,就我如沐春风。回想两年前的自己,还是一名刚进入大三的学生,刚可以称得上三系本科的老生,经历了大一的稚气未脱和课程重负,度过了大二的一小段发愤用功和没日没夜,大三,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似乎是应该放松一下的时候,有些小小的敷衍,小小的浮躁,大学生活似乎已经在两年的适应之后步入正轨,现在想想,若是真的这样沿着自己认为理所应当的这条轨迹,今天的我,或许不会坐在杨老师的实验室里,动手写这些文字了。

杨老师讲授两门本科课程,一门信号与测试技术,另一门计算机测控技术,很庆幸自己修了这两门课程,更庆幸通过课程学习认识了杨老师。对于本来就只是众多学生之中普通一员的我而言,那种没来由的优越感和舒适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起了作用,很多课不再像以前那样是时间表上的准则,上课更多的是兴趣和心情因素在起作用。或许是有些巧合,杨老师的课程时间点处在对于那时的自己不太痛苦的时段,好歹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还是带点兴趣,于是抱着打发时间和培养兴趣的心态去了第一堂课。

还记得第一次课讲的是信号测试方面的概念和数学基础,没有太多新鲜的概念,唯一让自己有些心里不踏实的是,一两年前学的一些知识变得有些陌生和模糊了。随着课程的进行,我渐渐发现了老师的特别之处:杨老师快人快语,特别是当她的讲解进入状态之后,那种流畅的授课方式很令人难忘,但是这并不是随性而为,那些话语之间的逻辑和条理依旧很清晰明了,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这应该能称得上是一种享受,而每次从这样一连串分析中回过神来,或是把某次课的内容全部讲解完后,才发现下课铃又没跟上杨老师的脚步,所以每次讲课之前杨老师总是会让同学提醒她别讲太快;杨老师观点独到,不像之前很多课程那样,把知识变相为记忆,杨老师更强调理解和知识体系,在杨老师的眼里,思维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知识本身,当然,前提是基础的牢靠,在需要用到的地方和时候,能迅速把关联的知识整合到思维之中,遗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遗忘,还放任思维僵化。每次听课,对我而言不单单只是在学习某方面知识,一种治学的方法,思想和态度是我收获更多的东西,我想我是愧疚的,在这样的课里,在这样的老师面前。

一视同仁,诲人不倦

如果说大学有什么遗憾,一个是没有好好利用时间去做一些实际项目,另一个则是没有在杨老师实验室做本科毕设。唯一庆幸的是现在自己成为了杨老师的学生,有项目去充实时间,也可以用研究生的毕设弥补先前的缺憾。如果说听杨老师的课是一种恍悟,那么成为杨老师的学生则是一种幸运。

我错过了大三时光的我,没有参加自主的科研项目,在选择毕设导师时,又错过了去杨老师实验室的机会,虽然决心考研,可是最后成绩并不理想。很难描述再一次踏进杨老师实验室和她讨论关于研究生导师问题时的心情,记不太清怎么把自己的情况描述给杨老师的,唯一记得的是,她用和蔼的目光和温和的口吻鼓励我应该看到自己的优势在哪,不要因为考试的成绩而忧心忡忡,既然通过了笔试,纠结于成绩高低不如趁还有时间,整理一下大学所学知识的脉络,用自己的思维和理解重构所学知识的体系,这是面试和老师选择学生更加看重的。她选择学生并不是只看重成绩,她眼里的优秀是多方面综合的,而且她相信优秀是靠培养和自身完善得来的,我很庆幸在她的眼里,没有任何光环笼罩的我依然是可塑的。

进入了实验室,和杨老师朝夕相处,在耳濡目染之中更加钦佩我的 导师。杨老师永远是实验室最准时的人,也是最早到达实验室的人,每天都可以听到杨老师和实验室里学生讨论的声音,有思维的碰撞,更不乏智慧的火花,每次上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她都统计,并作为课件修改的依据,即使生病的时候,只要还能坚持,杨老师总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居高临下的距离,但不失严肃认真的威严;没有不容质疑的权威,但不失一针见血的见地;没有师生之间的隔阂,但不失师生间的尊重。在实验室里,杨老师不仅仅只是在学术研究中的良师,更是学习生活中的益友。

后记

有人说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是现代人对古人的曲解,可我以为不然,现在能诠释春蚕和蜡炬这种精神具象的,唯有老师这二字堪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的导师杨波副教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人师者的责任和义务。点滴心血,了然于胸,谆谆教诲,铭记于心。

20148月)

关闭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