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庆专栏 · 院友天地 · 我和自动... · 正文

我和自动化学院的故事

对大学生时期学习、工作的点滴回忆——李行善

2014-10-24  

前自动化学院院长 李行善

我是19568月考入北航的,当时所在的班是6209班(班号中的“6”表示为56年入学的学生,2”表示属2系),我们62大班共有15个班。我原本想学一系的“飞机设计”专业,后来服从分配到了二系(飞机设备系)59年北航新建无线电系,我很想去,但我们大班只抽62116214班到无线电系,我们班仍然留在二系,学习的专业是飞机电气设备,相应的专业教研室是203教研室。由于北航发展急需补充青年教师,19602月我提前毕业被分配到203教研室当助教(头一年是“预备教师”)。我在北航学生时期的专业分配和毕业分配都是由组织上决定的。当时流行“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专业分配和毕业分配时我都做到了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从19568月入学至今已有58个年头,我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与北航二系(如今的三系、自动化学院)密切有关。下面仅就我在学生时期经历一些事情做一番回忆,希望对新时期的大学生们有所启迪。

 

分专业、答疑和实验

  1956年夏我进入北航就读时,全国正处于“向科学进军”的热潮之中,迎新会上“欢迎你,未来的红色航空工程师”的标语更使我们激动万分。钱学森、图波列夫、米高扬等航空专家的事迹令我们很是敬仰,也增进了我们对航空专业的热爱。但是在当时,我对航空专业的认识是肤浅的,自己认定飞机、发动机系是主流,飞机设备系是配角。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虽然服从分配已在二系学习,心里仍想争取转系去学“飞机设计”或“空气动力学”专业。入学后,听了林士谔、王玉齐、赵震炎等教授所做的专业介绍,我对二系所设专业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后来,我参加了一次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竞赛结果更使我对如何选择专业有了新的认识。这一年上半年,武光院长率团访问了莫斯科航空学院等苏联航空院校,带回了莫斯科航空学院院长赠送的一块手表和一道数学试题。该院长要求组织北航一、二年级的大学生以该试题为考题举行一场数学竞赛,所赠手表应作为奖品奖励竞赛的冠军得主。我有幸被数学老师点名去参加竞赛,虽然知道自己一点希望也没有,只是去凑热闹而已。我记得竞赛是在主楼125大教室进行的,参加者有近百人。我一看到试题就傻了眼,这是一道证明题,是一道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求证题。我不仅找不到证明思路,甚至对题目的要求都理解不透。看着考题发愣几分钟后,在试卷上写上“不会做”就交上去了,与我类似交白卷的还有二、三十人。几天后,竞赛结果公布,“空气动力学”专业的一名一年级学生获得了冠军。这件事使我认识到:与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同年级同学相比,我的数学基础差距甚大。进而联想到入学专业分配问题,认识到我未被分配到空气动力学等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是正确的,我更适合学习飞机设备系的一些工程背景较强的专业。此后,我安心在二系学习不再想转系的事。这次经历也促使我认真思考在大学的学习方法问题,如果方法不当,几年以后我很可能落后掌握先进方法的同学一大截。于是,从一年级下学期起,按照所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我在听课记笔记、答疑、课后复习等方面,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记笔记的方法,复习和答疑所花的时间都有所不同。对一些数学、物理等基础理论课,除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记笔记外,课后一定认真复习并看参考书,并且充分利用答疑环节。晚自习时间老师在教员休息室答疑时,除了自己去问问题外,我还旁听别的同学提了些什么问题,老师是怎样解答的,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对一些兼顾工程背景及基础理论两方面的课程(如电工原理、电机学等),我记住了老师的告诫:除重视理论学习外,实验环节对锻炼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我们上实验课时通常三人一组,电类实验时,常常是12人接线,另一同学检查和纠错,最后由带实验的老师做通电前检查,我所在的组常常能一次通过老师的检查。在写实验报告时,我们很重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老师对这一部分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以后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时代重视实践环节并养成认真书写实验报告的习惯,对我后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帮助很大。

 

劳动锻炼课

 

  上大学期间我们参加的体力劳动种类繁多、时间不短而且是收获颇丰的。除日常参加麦收、修校园操场、挖绿园荷花池等劳动外,时间较长的劳动锻炼课是参加修建校实习工厂劳动(一个多月)和修水库劳动(修燕丹水库和十三陵水库劳动,各为十天左右)。1958年北航自建实习工厂,简称881厂。建厂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主管是北航基建科,厂房采用水泥预制件组装结构。我们小班被安排劳动锻炼一个多月,为881厂制作厂房的几十根水泥柱,班上多数男同学的任务是用独轮小推车运送水泥浆。从水泥搅拌机到水泥柱浇注地的距离约有二十多米,用独轮小推车将新搅拌好的水泥浆送到浇灌地必须在几分钟内完成,否则会影响灌注质量。推独轮小车运重物掌握平衡是关键,需要一段熟练过程,刚开始我们经常中途翻车,几天后才熟练些了。随着我们熟练程度的提高,每天完成灌注的水泥柱的数目也日渐增多。一个月后,看到工地上已摆满几十根合格的水泥柱时,我们都充满劳动后的喜悦。若干年后我到工厂办事时,还对别人津津有味地说道:“这个车间厂房的立柱是我们班当年灌注的”。

   1958年秋、冬修建十三陵水库是当时北京市的重要水利工程。毛主席、周总理、彭真等中央领导人都参加了修水库劳动,北航师生是分期、分批参加这项劳动的。我们大班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时已是初冬时分,男同学的任务是在平地上挖土、装土并用簸箕或小车装土运到坝顶上,运输距离有几十米,挖土/装土与运土上坝这两个工种定时轮换。对挑着满簸箕的泥土上坝坡的情景我至今印象深刻:几十米长的挑担人流婉如一字长龙,每人肩挑近百斤的重担而不允许中途歇息,必须一口气挑担到坝顶。挑着担子走到临近坝顶约几米距离时是最累的时刻,必须“咬牙”坚持往坡上走,因为后面的人流不允许你停留。到了坡顶卸完土时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当时我们劳动后的休息条件并不算好:在初冬时节我们住的是军用帐篷,底下垫的是草垫子,被褥等都是自己带的。我们劳动的那些天中,有一天夜里下了一场雪,我因为睡在靠帐篷边上,外面的雪都将我睡的草垫浸湿了,但由于白天干活太累了,晚上睡的很香,夜间竟然没有察觉。当年我们的伙食也不算很好,肉菜不多,但管饱管够。由于劳动强度大,当时我们特别能吃,约4两一个的玉米窝窝头或菜团子,我一顿能吃34个,有的同学比我吃的更多,而且觉得窝窝头也很香。可是在两年前入学时,我还是“见了窝窝头就发愁”的呢。

  大学时期的劳动锻炼课对我的教育是深刻的。这段经历使我以后在面临“四清”、“干校”和“搭地震棚”时所遇到各种困难时能沉着应对,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办“闪电报”时的几件事

 

  在系党总支的领导下,1958年二系创办了系刊,取名“闪电报”,主要面向二系师生员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在型号研制和勤工俭学中的好人好事。“闪电报”以油印出版的小报形式不定期发行,有时也用黑板报或壁报形式及时报道型号研制动态和好人好事,取名为“闪电快报”。58年底我担任“闪电报”的编辑,为了增加“闪电报”的知名度,在一次编辑部会议上我提出请武光院长给我们题写个刊名,当时多数编辑都认为不可行,因为武院长太忙,不可能见我们,只有一位同学觉得可以试试。于是我和那位同学一起于第二天去了一趟武院长办公室想试试运气。结果不仅未获院长接见,连他的秘书也不在。原本想争取预约一次时间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很有些失望。我不甘心就此罢休还想再闯一次,但那位同学不愿再陪我了。第二次我单枪匹马闯武院长办公室,但这次做的准备要充分些,我事先在一张信纸上写明了求见武院长的目的,并表明只希望武院长在一张白纸上用毛笔写“闪电报”三个字,然后通知我们去取即可。这一次运气不错,见到了武院长的秘书。我简单说明来意后,将写好的纸条交给了他,他收下了并让我等通知。几天后团总支转来武院长办公室的通知,让我去取回武院长书写的“闪电报”字条,从此我们有了武院长亲笔书写的刊名。由于当时“闪电报”是油印出版,不像现在使用计算机和激光照排技术,武院长所提的刊名没有很好地保留下来。出“闪电快报”时,常常使用两块大黑板,放在二系楼(今二号楼)一层的大厅里,主要用来及时报道“北航五号”的研制动态和好人好事,曾用过“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通栏大标题,是借用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中的句子,在当时我们这些年青的编辑们思想还有些保守,为避免误会,用“英雄人物”替换了原词中的“风流人物”。

   回忆我参与办“闪电报”的日子以及在这之前担任班长、团支书及参加社团活动的一些经历,我觉得学生时期的社会工作对培养工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团队精神和道德修养都是很重要的,从中也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这类学习常常是在无形中进行的。

 

 

20146月)

关闭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