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庆栏 · 院友天地 · 院友风采 · 正文

院友风采

责任在心中体现在行动——刘琛 张媛

2014-10-24  

——记“我爱我师”授业解惑奖获得者龚光红

北航校报记者 刘琛 张媛

当被问到作为一名教师最需具备什么素质时,龚光红是这样说的:“其实不管是做科研还是搞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责任心。”而她就是这句话的实践者。在搞科研的时候,各项目都严格规定了时间,必须按计划完成,科研项目往往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的时间明显不够,这就会占用工作者们的休息时间。而龚光红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其他研究人员负责的态度,每个科研任务都认真对待,认真完成。

龚光红在授课之中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觉得学生可能听不懂的地方会着重去讲,如果有较多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掌握,龚老师就会进行自我反思,想想自己的授课方法是不是出了问题,同时采取新的易懂的方法给同学们讲解明白。“七分技术,三分艺术”是她的教学格言。“七分技术”指的是作为老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授课内容有深入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把真正的科学传授给学生。如果自己都对知识含混不清,那讲课肯定会漏洞百出,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局面。同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可能是非常发散的,这样的问题往往更难于回答,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对课程有深入而广泛的了解。所谓“三分艺术”指的是讲课要讲方法,仅仅懂得知识还是不够的。对待学生,讲究方式方法,懂一些心理学,懂得了学生们的想法,就能更好地制定教学方法,这样,教师能与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共鸣,同学们往往能更好的理解知识,接受效率会高很多。例如,课堂上关于“耦合”的讲解,她将自己、课代表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比作“耦合”,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更形象的了解。良好的方法总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正是在一次次的反思中,龚光红有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也正是因为她的孜孜不倦,教书育人,才赢得同学们“授业解惑”的赞誉。在理工科专业的学习中,拥有一个严谨的思维尤为重要。龚老师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受到这种严谨学风的熏陶,帮助他们一步步养成严谨思维的好习惯,从而更好地走向成功之路。

科研工作成果突出,教学工作出类拔萃,这样优秀的成绩源于责任二字。这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当被问到“做这么多科研项目,对待同学还如此尽心尽力,您不感觉到累吗?”龚光红说:“肯定会有累的时候,可这是我的工作。既然选择了,我就有责任把它们都不遗余力地做好,无论科研还是教学哪个都不能放下,它们同等重要。”

作为一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龚光红认为,要抓住同学们的思想,就一定要与学生闷闷有足够多的交流。她说:“多和学生们交流思想,我能知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了解他们的想法。”她经常参加学生们的活动,即便有些只是一个小班组织的,她也会尽力挤出时间去参加,因为这正是了解同学们的好机会。她认为,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既站在师长的角度,又站在朋友的角度。只站在师长的角度,往往交流起来会有隔膜,不够亲切;只站在朋友的角度,说的话又有可能带有太多的主管色彩。只有把握好这个尺度,才能让学生喜欢与你交流,并且在交流过程中能起到一个师长的帮助,指导作用。正是这样的良师益友在大学生的探索之路上点亮前进的光芒,让他们不易迷失。面对这样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学生们由衷地道一句:“老师,谢谢您!”

 

 

(摘自《北航校友通讯》  2010年版)

上一条:缅怀“北京一号”总设计师徐鑫福老师——张吉臣 愈公沼

关闭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