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庆栏 · 院友天地 · 院友风采 · 正文

院友风采

为了我们未来的蓝天——张莎 夏曦

2014-10-24  

——访“蓝天新星”刘德生

2001年本科生 张莎  夏曦

有一本《航空知识》,令多少人迷上航空,爱上航空,将终生托付给航空;

有一本《航空模型》,令多少人将梦想借着一张白纸、几块木头,直至用钢铁真正送上蓝天。

办杂志的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三号楼后面一幢幽静的小楼上,年初被评为我校“蓝天新星(管理类)”、现任航空期刊杂志社社长的刘德生,正为我国的航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航空事业,做着不懈的努力。

学生认可是我最大的欣慰

被评为“蓝天新星”时,刘德生还在自动化学院担任党总支副书记一职。从1994年本科生毕业留校做专职辅导员,到今年131日始担任航空期刊杂志社社长,他已经在北航工作了十一年,可算是个彻彻底底的北航人。“对于学生工作我有一种热衷,留校也是对学生工作的一种延续。当专职辅导员这段经历令我收获良多。”刘德生回忆起那段日子,“要管理好三百多人的学习、思想、生活各个方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引导学生树立“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博大精深,追求卓越”的发展观念,鼓励学生创新,并全力为他们创造条件。他出色的管理方法,使得学院的学生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成绩:飞天艺术团办的有声有色,在高校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大胆创新的学生党建工作,称为学校的先进典范;每年都基本有两个班获得北京市先进班集体或北京先锋杯团支部称号;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对于整合学生资源和管理资源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感谢北航给了我这么多荣誉,”刘德生沉思片刻,“但我最欣慰的就是:学生都成了我的朋友,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心理满足感。”他凡事都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即使有些事当时不被理解,多年以后,学生们也总会理解他的一番苦心。在他看来,学生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新岗位给我新的挑战

从学生工作到这个不曾接触的平面媒体工作,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保持工作热情的最好办法是将工作当成乐趣。”多年的管理经验令他有着成熟的心态。为了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刘德生制定了一系列考勤、消防、保密规章制度,完善了各项体制,在让工作顺利上手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他坦言,刚上任时压力很大,做事不怎么顺手,但通过逐步的适应,现在的工作已经上了正轨。

当然,成功背后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刘德生也有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时候,只是他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乐趣。做航空期刊杂志社社长快一年了,刘德胜对自己最大的要求就是不断学习。现在的工作技术量高,他必须学习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出版法等种种涉及他们工作领域的知识。、临别前,刘德生送给我们每人一本《航空知识》,封面刺破长空的国外先进飞机让我们无限向往。日色已然褪尽,身后的小楼却依然亮着灯光。为了我们未来的蓝天,他们依然在忙碌。

抬头望远,蓝天上,星光闪烁,熠熠生辉。

 

(摘自《北航校友通讯》  2007年版)

下一条:土生土长的博士也可做出一流成果:唐世明与science

关闭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